close

「 I WANT TO BE A SLASH !!! 」

在失意的人生之際,偶然在誠品翻到這本書,便捧著不放了。

IMG_1386.jpg

 

「SLASH」的解讀為無邊界的職涯人生。

源自於「The New York Times」(紐約時報)的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 (瑪希・艾波赫)所著一書:

One Person/Multiple Careers: A New Model For Work/Life Success 

(不能只打一份工: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)

 

而「斜槓青年」這本書作者為Susan Kuang,中國北京人,留美MBA,Linkedin的專欄作家,目前是一名自媒體人。

著有〈「多重職業」成為全球新趨勢〉,是首位將「斜槓青年」的概念引入的先鋒,並以自身豐富的經驗與領域來撰寫。

在毅然決然離職之後,嘗試獨立創業,完美結合了工作與生活,迎向經營多重身份的多職人生。
 

現今在全球世界各地,有一群年輕人已不再滿足於「單一職業」的生活方式,

而是藉由多種收入與職業,兼併擁有多種熱愛事物,讓夢想與工作並行,進而豐富人生經驗與不同面向的職涯發展,打造多元人生。


因此他們會以「斜槓:/」的方式來稱呼自己,這成為了許多人新的理想與目標。(P.39)

「工作只告訴他人你是做什麼職業,靠什麼維持生計;而工作外的身份則體現了你是誰、喜歡什麼、有什麼特別之處。」

所以Marci Alboher也舉出了幾個例子,如:

Sanjay Gupta 桑賈伊・古普塔:神經外科醫生/CNN記者

Robert Childs 羅伯特・蔡爾茲:心理治療師/小提琴工藝家

(附上維基百科連結,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閱。)

 


 

為了什麼而活? 找回讓自己有興趣,並能專心一致的事。


關於人生的課題,包括我自己也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與探索。  

在人生這條路上的這個年紀,面對不確定總是有一種甚為強烈的不安全感。就像這幾日的地震一樣,面對未知,我們最初的反應都是懼怕。

可是就像作者說的,「You have choice!」,對於自己的人生,我們其實是有選擇的!

「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渴望來自自我意識。」 (P.24-P.26)

作者言,社群媒體平台目前快速的行銷模式,將人對於生活中的慾望與物質帶來的滿足感,讓人精神匱乏。

我們或我,總是一再沒入當前網路時代的浪潮中,被「讚」吞噬;需要靠他人膚淺又表面地肯定來確認自己的價值所在;

無不在乎他人的看法,被世故的標準框住,尋求的都是別人的答案,不是自己的。

 

「已讀不回」、「不讀不回」、「幾分鐘前上線」都是一種高濃度的毒品,

一旦在意了就已滲透進身心的每一條血管,還有靈魂。

你會花上一整天等待,質疑和窺探變成擅長技能,反覆查看對方的上線狀態,綁架了安全感。

沮喪讓你什麼也做不了,但只要一劑「回覆」訊息的毒藥,便能夠立即舒緩需要嗑藥的精神狀態。

以毒攻毒,這件事情太變態了。

因此我嘗試讓自己在任何專心一致的時候,把所有通知都關掉,這才是戒斷的方法之一。

縮短關注他人與滑手機的時間,我發現我能做很多事情,也能逐漸找回自己的初衷,並且忘記外在世界給予我的束縛。

而我能更專注的投入我想做或正在做的事情。
 

我們發自內心地想做一件事時,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。」

「人生沒有標準,我不用違背意願過著和他人一樣的生活。我唯一要做的,就是用全心全意想要的方式,過屬於自己的生活。」

「人最快樂的時候並非是無事可做的閒散時光,無所事事會讓人感到乏味和空虛。」

「反而當投注身心到一件喜愛的事時,會讓人擁有高度興奮又無比充實的感覺。」「也就是『心流』。」

心流(FLOW):從事感興趣、具挑戰性,且技術較有清楚架構的活動,樂在其中並全神貫注的心理狀態。」 (p.29)

 


 

關於斜槓青年的實踐:夢想、現實、理想


關於夢想,我把它比喻成一顆被現實這條線綁住,卻也需要現實才能成形的氣球。

多數人的夢想都只能變成空口言,因為種種因素這顆氣球會摩擦產生靜電,或遲早消風、破滅,要守護是一件好難的事情。

想要談夢想,我們擁有的根本還不夠多,以下足夠當頭棒喝了:

「沒有自制力與實力作為前提的自由,只能被稱為任性。」

「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,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;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,就應該沈住氣來歷練。」

「夢想,不是浮躁,而是沈澱和累積。」 (P.11)

因此斜槓青年也能是一種策略,作者分成了五種組合: (P.43)

  1. 穩定收入+興趣愛好組合:興趣愛好仍在探索階段,或興趣愛好不足以支撐生活的人。
  2. 左腦+右腦組合:理性與創造思維共同發展的模式。
  3. 大腦+身體組合: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互切換,同時發展職業。
  4. 寫作+教學+演講+顧問組合:黃金斜槓模式組合,適合知識型的人才。
  5. 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:只有一種職業,但須具備全方位能力,涉及不同領域。如:CEO。

 

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許多「金錢」與「快樂」怎麼兼得?如何讓財務自由,進而能追求夢想? (P.46)

「主動收入」「被動收入」就是一個重要的來源之一。(P.68-69)

在斜槓青年的理念中,「人」才是締造價值的核心,「共享經濟」則是新的趨勢,「小眾」將成為新的流行文化。

作者認為,「小而美」的創業模式能暫時拋開功利,做自己熱愛的事情,才能全心投入,發揮自己真正的實力。(P.78-82)

這一類人為「獨立創業者」,不依賴他人提供資金,就不會有利益與目標的衝突,

自由度高了,思想也能跟著獨立,忠於自己的價值觀與內心。

我一向都是個閒不下來的人,也許身體在休息,但精神與思維仍然不停運轉,而且還很貪心,希望可以同時間做不同的事情。

對於不熟悉但有興趣的領域,也一直保有好奇心,能越掘越深,讓自己短暫沈迷和上癮,追求暫時性的中毒快感。

 


 

「懶惰等於將一個人活埋。」 (P.146)


「惰性是一種出於本能的自我防衛機制,避免我們消耗不必要的能量,因此『拖延症』既是大腦為了省力而產生的抵抗」

「為什麼會出現想做、但不去做的情況呢?」「因為你還『不夠想』。」

「克服惰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原動力,激發慾望,發自內心去做這件事情。」

惰性是被動和消極的行為與狀態,作者分享了心理學家 Martin E.P. Seligman 馬丁・塞利格曼所做的實驗——「習得性無助」(P.88)。

這項概念的定義為:人或動物在經歷了某種學習之後所經歷的情感和行為,有了消極的表現狀態。

因此形成一種「自己行為無法改變的結果」,儘管努力,卻對現實感到絕望和無可奈何,越發自我無助,也不再願意嘗試,最終招致失敗的結果。

就像人的惰性一樣,一再拖延、怠慢、逃避,甚至以負面的情緒來表現出來,變得越來越自卑,導致了惡性循環。

「一個人越被動消極,獲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低,同時會進一步強化『我做不到』的信念。」(P.89)

這樣消極被動的心理狀態,作者認為可以灌輸在人們的思考行為上,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是向外求援,鮮少主動思考如何解決。

「渴望不一樣的人生,卻永遠只停留在羨慕的階段。」弱者總是提出問題而故步自封,期盼他人回應,但強者會主動尋求解答。

所以我們應當相信自己,並且拋開被動和消極,做真正的改變。

 


 

「我不夠好」——他人評價&自我認同感 (P.92-96)


前面提到自尊心與自卑的狀態,我自己也最在意他人對我的評價,反覆推敲自省,飽受負面情緒而苦惱。

我們常常渴望從他人反饋中獲得認可與讚美,從而取得自我認同感,自尊與幸福感是相伴而行的。

作者分析,某些時候我們有過度自信的傾向,又「因為害怕自己不夠好,所以為了保護自尊,本能地排斥一切負評。」

然而真正傷害我們的卻是「僵固型思維」並非負評,此類人的特點是「認為聰明才智是人固定不變的特質」

「因此他們永遠處在一個『證明自己』、而非『發展自己』的心態中。」

過度在意他人評價又慣性逃避,想證明自己,渴求他人認同以獲取優越感,但不順其意時便會開始否定自己。

另外一種「成長型思維」的人則相反,他們認為「能力是通過學習不斷發展而來。」

即使認為自己不擅長或歷經失敗和負評,也能夠堅持下去。

「轉換思維的第一步就是要勇敢承認並正視自己的不足。」大方承認我不夠好,但努力進步!

 


 

從改變自己開始


「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.」(欲改變世界,先改變自身)——甘地 (P.131)

「想改變他人最好的方式,就是改變自己;而想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方式,則是讓自己變得更好。」

作者提到「內聖外王」的儒家哲學,充實自己,讓內涵體現於外在,成為一個「才德兼備」,真正有價值的人。

「無論做出什麼樣的產品,都是一種智慧和才能的展現。」(P.129)

「永遠不要把希望寄託於行銷,只有當自己有了對市場需求的深刻認知,並把品質和價值放在最核心地位時,才有可能做出經得起考驗的產品。」

就作者觀點而言,過去「人脈」一直是社交的中心因素,但現今社群平台盛行,許多人已經將自身定位成一個品牌,因此「你是誰,比人脈更重要」

 

*意志力的訓練

「分解目標」——將目標係分為一系列可以執行的小計畫,然後循序漸進,從訓練和強迫自己開始,直到變成一種習慣。

作者覺得「晨間日記」是一個很有用的方式:(P.154)

  • 目標、專案與任務
  1. 制定明確的、實際性的目標:期望得到的結果或關於未來的設想。
  2. 將目標分解成專案:一系列的活動,需要花上一段時間,並分成多項任務來執行。
  3. 專案變成可執行的任務:透過簡單的任務能幫助快速、且有效的執行。
  • 活動:瑣碎的生活日常,能幫助大腦將精力集中在「怎麼做」
  1. 生產類活動:直接或間接創造收入的活動,把時間消耗在價值高的事情上。
  2. 維持類活動:保持身體機能和個人生活的活動,必須提高這類活動的效率,減少時間上的佔據。
  3. 休閒活動:扣除前面兩者剩餘的活動,盡量選擇主動的活動。
  • 計畫的制定
  1. 年度計畫:只需要列出各領域大項目即可,如今年的目標。
  2. 每月計劃:具體的任務與計畫,如本月課程、需要讀完的書、一次性的活動。
  3. 每週計畫:本週須完成的任務,如工作內容。
  4. 每日任務清單:簡單又能輕鬆執行的小任務,可將生活瑣事融入進來。

 

除了上述的計畫,「刻意練習」也是作者所要倡導的進步關鍵,這讓我想起了過去自己在學習事物的過程,

譬如熱舞、空中瑜伽、跑步、烘培、學開車等等,或是全然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,一開始都是「無意識狀態的無能」

零概念、零技能。常人都會害怕從「零」開始的感覺,因為這是種未知,

對於超乎自己原來能力以外的事情,我們也容易覺得恐慌,所以我們會更加努力學習。

經過「重複練習」與「不斷挖掘探索」之後,默默地就會進入到第二個階段「有意識狀態的無能」

從「不知道、不會」到「知道、會」,不知不覺我們能減少犯錯,早已來到第三階段「有意識參與的勝任」,

最後這項技能已經可以變成本能反應,難度也會越加越高,進展到第四階段「無需意識參與的勝任」

從工作上的角度切入,也就是老鳥的狀態與階級。回首這些過程,都是不斷努力且重複而得來。(P.167-171))

 


 

知識與好奇心:讀書&電影


Mario Livio 著有一本《Why? What Make Us Curious?》(我們為何如此好奇),探討好奇心的本質。

他將好奇心分為「Perceptual Curious 知覺性好奇」「Epistemic Curious 知識性好奇」兩種。

前者就像是你超想知道為什麼,必須找到解答才得以解脫;後者則是對知識層面充滿好奇,深入研究得到解答之後就會獲得愉悅的反應。

同時他也表示了另一種「Diversive Curiosity 不定性好奇」

「當你看到年輕人不停地刷他們的智慧手機,尋找文字資訊來排遣內心的無聊,我覺得這就是不定性好奇。 」
 

不管如何,擁有好奇心是作者提出概念很重要的一環,而填滿好奇心的方式就是閱讀。

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有大量閱讀的習慣,長大後時間被課業和工作綁住了,可是我依然不減對各領域的好奇心。

我的書很多,我也偏愛冷門的書籍,像是探討生物學「自私的基因」,或是硬式難讀的書籍,我也會硬著頭皮看完。

就算沒辦法透過看書取得知識,我也會看不同題材的電影,藉由旅行豐富自己的心靈。

作者說想要對抗使人焦慮的「不確定感」,攫取知識是一種必要性。

有一些人會制定年度閱讀的目標或是數量,但是我覺得「選書」才是最基礎且真正有幫助的事情。

最近翻閱不少繪本,發現童書裡也隱含著不少人生寓意,漫畫也能夠真實反映人生與人性。

對我來說,心靈勵志的書籍看完就忘了,我會盡量避免自己閱讀相關文章,因為這些道理其實你都知道,人人都會表達,

我喜歡透過故事性的書籍來領略箇中道理,也會從選擇的電影片段來加深自己對某部分的心靈觸覺與記憶。

選擇一本你有興趣的書或電影,專注在這些「點」上,再慢慢擴展至相關領域,知識會慢慢累積並串連起來,

這些不僅僅是作者強調,也是我想分享並繼續深耕的一塊。

 


 

我很迷茫:選擇性障礙,因為不夠理性。


我自認為選擇性障礙很嚴重,雖然好像喜好很分明,不過卻是個容易猶豫不決,無法太果斷的人,因為被感性牽絆。

作者說「迷茫」是現今年輕人生活的常態和矛盾,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「理性」。

觀察身邊能夠立即清楚判斷和下決策的人,「理性」真的是相當重要的特質和解決之道。

體內靈魂大概有三分之一是林黛玉的我,容易受感性的情緒影響,因此多半時候我也訓練自己用邏輯來壓過去。

「設定合理目標」「基於目標和信念採取適當行動」「堅持以合理證據來支撐信念」,是作者提議的方法。(P.190)

接下來「審視目標」,判斷是否合理,「目標反映出真實的渴望」,因此要拒絕非理性的信念。

綜觀來說,這些目標和信念是一種系統面向的操作,邏輯思辨能力與知識的儲備,是支撐理性的架構之一。

 


 

「信念像是一個靈魂,是一切行為的基礎。」(P.196-P.202)


最近一直在思索如何經營個人部落格與品牌,目前網路所流行、被關注的事物,倏忽即逝的居多,

這句話說得很好:「要成為魅力人格體,就要先忘記所謂的行銷手法」

「怎樣的內在力量和信念促使你去做正在致力的事,並堅持以夢想、熱情來感染他人。」

作者引用TED講者 Simon Sinek 賽門・西奈克的思想,不管做什麼都要以「為什麼」作為出發點,激勵身邊的人,使人們發自內心追隨自己。

英文「Inspiration」很剛好的詮釋了我的思想中心和訴求,希望自己能當一個激勵人心、溫暖他人的人。

談及寫作,我並非專職,我僅僅是個業餘的文字寫手,但講求真摯的內容,不偽善也不諂媚迎合。

曾經和長輩聊到不想特意走行銷部落客的方式經營,或許是一件難度非常高的事情,但他說自然會有我的客群,只要持續投入,就會散發感染力。

書裡頭要表達的也是這一點:「專注內容,而非推廣」,透過長期內容投資與培養,就能吸引相同特性的人,好比交友圈一樣。

有些人認為PO文的量要多,每一天都必須要刷新,然後迅速累積讚數,任誰一開始都會迷思在這樣的洪流當中。

我期許自己能夠經由文字的表達,與誠懇的分享,忠於自己的信念,成為一個有溫度且具有感染力的人,我也能夠靜靜地、深深地享受其中。

「質大於量」、「不要為了PO而PO」,我將銘記在心。

 


 

內外一致的小確幸&人生幸福感


「人類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內外的失序與不和諧」內心與真實的衝突,容易造成負面情緒的層層堆積。(P.225)

仔細想想,人生當中好像也沒有什麼需要追求的,最大的幸福就是過著「內外一致」的生活,心靈上也能獲得某種程度上的自由。

關於幸福,我們一直都想為它下定義,並汲汲營營地去追尋,有的時候你會覺得「擁有」才是幸福,「失去就是不幸」。

然而「不管生活中有多少美好的事,只要有一件讓你痛苦的事,你的注意力會不自覺放在那些讓你痛苦的事物上。」

想要減緩痛苦和內心的躁動,可以從整理開始,整理周圍、整理自己,回歸簡單。

以前我也像一般的小女生一樣,有囤貨的天性,購物則是本能,藉由物質慾望來滿足自己。

出社會幾年後,我只注重東西實不實用,CP值高不高,東西用完才買,不需要的東西就處理,不再擱著讓它雜亂無章。

「眼不見為淨」的乾淨,還滿成功的幫我理出一條寬敞的思緒之路,彷彿丟掉了很多念舊與過往的包袱。

我是一個很需要自己時間和空間的人,因此這樣「簡單生活」的理念,彷彿和自己不謀而合。

 


 

【 後記 】
 

這一篇並不是針對這一本書來作分析,純粹是我個人的閱讀筆記和心得。

適逢人生關卡,我站在這個路口徘徊許久,有很長的時間與自己相處,卻又總是患得患失。

想做的事情很多,興趣廣泛,每一個領域我都能沾上一點邊,卻不是那麼的專精。

而「斜槓青年」這個理念剛好躍出,給了我一個很有力的幫助與方向:想要簡單的生活,卻不甘於平庸。

身旁的朋友也已屆需要重新出發或是迷茫的狀態,我也希望能經由這樣的分享多少給大家一點幫助。

某些可能還是存在著質疑,覺得只是年輕人從文青變成廢青的一套逃避理論。

但不論年紀如何,「斜槓」也可能是更富經驗的前輩們易於執行的目標,因為閱歷豐富,也沒有太多經濟壓力,更能夠達到理想型的生活。

對於青年來說,就現實面而言,還是需要謹慎的思考,了解市場風險。

我在這本書未提及到的有一大塊是商業與創業的內容,如若對這方面和經營之道有興趣的人,也可以從中琢磨和研究。

 

延伸閱讀:

Susan Kuang - 〈想做的事太多了,怎麼辦〉、 〈你真的明白斜槓青年的含義嗎〉

端傳媒記者 張妍 - 〈專一職業過時了,他們說 I am a SLASH!〉

Bryan Yao 姚詩豪 - 〈職場巨變山雨欲來,提升反脆弱性是唯一策略〉

 

購買資訊:博客來- 斜槓青年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